戏曲

欢迎喜欢拍戏曲的老师同学加入一起玩。

本瑞东在观音村的树林里身着“旦角”服饰跳“把式舞”。他从18岁开始接触武都高山戏,担任旦角。“旦角”最具特色的饰物是头上的“昭君戴”——蝴蝶型,长5寸、宽2寸许,上有布花,随演员舞动会左右摇摆。
本社全在观音村的小路上。他从事武都高山戏9年有余,一双儿子也都是高山戏演员——24岁的儿子在“跳把式”;25岁的儿子“耍刘备”。
张赵明在观音村的家门口,手提喂猪的饲料桶。清晨,当男性村民前往村庙准备“出灯”时,女性村民通常在家忙家务。一直以来,女性在村里“出灯”时不被允许进入村庙,也没有参与武都高山戏的机会。尽管如今情况有所好转,但适合女性的角色并不多。她有一名17岁的儿子,在“跳把式”。
本飞飞在观音村的小路上。他正前往村庙里准备“出灯”。他是本社全的长子,在武都高山戏的“大身子舞”(即傩舞)中装扮刘备。
闫吉杰在观音村的一户人家门口。他在村里是一名资深的“喜话”,忙于村里的红白喜事40余年,如今在武都高山戏的“把式歌舞”中担任类似“主持人”的角色。
巩强红(左)与闫伟伟在观音村“出灯”的村庙前。他们是村上的一对伙伴,希望再过几年能参与武都高山戏。一般而言,高山戏演员要求年龄超过12岁。
杨村世在王沟村的田地里身着“武松”服饰。“武松”一角通常与龙狮队相伴,走在“圆庄”行进队伍的最前端。
王勇琪(左)与王勇强兄弟身着“旦角”服饰在王沟村的山路上。他们正前往村里为展演武都高山戏而搭起的舞台。
王社贵在王沟村春节文艺演出的舞台后台。身前摆放的是“武场”(即打击乐)乐器。武都高山戏的“武场”乐器通常有鼓、大锣、大钹、小钹、小鼓、四页瓦、瓷碟等。
王俊劳在王沟村春节文艺演出的舞台后台身着戏服排练。他在武都高山戏的舞台故事中扮演张孝一角。

阔夫塔:

武都高山戏是起源于甘肃陇南鱼龙一带的传统戏种,当地海拔约2000米,“高山”之名由此得来。武都区鱼龙镇下辖的村庄地处偏远,一方面导致当地经济相对落后,另一方面却因此保存了自古传下的文化遗产。丁酉年伊始,当地人在高山里重新敲锣打鼓,庆祝新年。我为一些村民拍摄了肖像。


评论
热度 ( 76 )

© 戏曲 | Powered by LOFTER